版面速览|5月12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

时间: 2025-08-08 19:24:42 |   作者: 伺服系统

技术数据

  走进位于台江经济开发区的天能贵州工厂,一块实时跳动的监控屏幕揭开了西南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碳密码”——12条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铅粉机负风压、环境综合指数等绿色标识同频闪烁。

  这座占地500亩的“零碳工厂”,正以每小时减排14.6吨的速率,书写着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变形记”。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能源管理、碳排放控制、资源循环利用等优势,今年2月成功获得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认证,成为贵州首家“零碳工厂”。

  什么是“零碳工厂”?“零碳工厂”线日,记者走进其中,探究全省首家“零碳工厂”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企业每年有12万吨碳排放,如何清零?突破口就藏在火力发电占比超90%的能源结构里。”企业副总经理庞明朵在能源作战图上画下关键路径。

  “零碳工厂”并不是没有碳排放,而是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进行生产,同时通过提升技术和工艺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节能减排。

  “火力发电就是最大碳源。”庞明朵说,锁定这一核心矛盾点后,公司开始进行精准碳抵消行动。

  首先,去年斥资33万元通过上海一家电力交易平台,以每张1.5元的价格抢购了22万张绿证,让2.2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注入生产线——相当于为每块电池注入0.15元的碳中和基因,实现年碳排放量瞬间削去11万吨的战术突破。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的电子“身份证”,用于证明电力的环境属性,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绿电是指通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站发电等产生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

  “购买绿证就能使用绿电,通过购买绿证,实现年减碳11万吨后,剩下的1万吨碳排放通过光伏发电和购买碳票来进一步抵消。”总经理助理吴建祥说。

  吴建祥进一步解释,这片总装机容量为14兆瓦的光伏组件,每年可产出清洁绿电约1300万度,按照外购电力排放因子折算,总共减排二氧化碳6303吨。

  “购买绿证,抵消11万吨碳排放;购买碳汇,抵消1.25万吨碳排放;安装光伏板,抵消6303吨碳排放,共计抵消了12.8万吨碳排放。”吴建祥敲击着计算器说,这远超于公司12万吨年碳排放量,全程碳排放抵消归零,真正的完成零碳生产。

  按照中国投资协会发布的《零碳工厂评价标准》,“零碳工厂”的等级规划区分为三个星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低碳、近零碳以及零碳。

  “别看车间人少,效率比以前提升了10倍。”极板车间负责人杨新宇说,通过技能改造,这条生产线人,效率提升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熔铅锅炉从单兵作战升级为集团军。”

  杨新宇展示着除尘系统的魔法——密封设计将铅蒸气牢牢锁闭,经由“烟尘猎手”除尘系统集中净化,灰色烟尘瞬间变成除尘器里的“俘虏”,让口罩不再成为工人标配。

  视线一转,记者走到隔壁的电池组装车间,机械臂跳着“华尔兹”让电池日产量翻番,能耗曲线却垂直俯冲。这个车间负责将电池零部件组装成一只完整的电池。

  “以前,组装靠人,现在靠机器。”车间负责人周磊介绍,自从2021年生产线一体化改造后,多个设备“合体”,一个传动装置就能带动多个设备。

  能耗降低了,效率却大幅度的提升了。按10个小时计算,一个工人以前生产1000只电池,现在一个工人能生产2000只电池。

  “‘零碳工厂’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工厂管理、公司制作提出了更为精细、更全面的环保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经理钦晓峰展示着企业“绿色账本”——投入3.6亿元用于生产的基本工艺提升和改造,让能耗污染双减,2024年,企业产值突破46亿元。

  在充电车间,同样上演着电能“循环跑”——80%放电量通过工艺革新重获新生,72小时充电马拉松,被压缩成48小时短跑。

  “在铅蓄电池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充电是损耗电最大的一个环节,企业70%的电都用在此环节。”充电车间负责人陆剑向记者介绍,出厂的每一只电池必须“充满—放光—再充满”,即“一充一放”,目的是激活和测试电池。

  这样的“一充一放”步骤总共有25次。“以前给电池充电时,放出去的电总是收不回,现在通过工艺优化,能实现80%的电回收利用。”陆剑说。

  为进一步减少电损耗,企业将充电时间压缩至48小时,时间缩短后,产量反而提升50%。相比以前一天生产4万只电池,现在一天能生产6万只电池。

  更妙的是,一公里外的麒臻公司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工业蒸气也不再流浪,通过地下“能源动脉”,又源源不断输送给天能,年省600万元,折合碳排放一年节省4.5万吨。

  “此外,我们去年回收的4万吨废旧电池全部给了麒臻,在园区内完成循环,构建出零废弃的生态闭环。”钦晓峰说,“零碳工厂”建设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企业将加快构建零碳生态,打造“零碳工厂”升级版,提升绿色转型竞争力。

  当最后一吨碳消失在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的晨雾中,这座“零碳工厂”用三重变革,交织出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立体图景。

  何为零碳?是指通过购买绿证和碳汇减排,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也就是说,零碳并不等于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

  用“代谢手术”回答“旧产能如何焕新”。作为贵州首个零碳园区,贵州建科院改造50年的老建筑,通过60项低碳技术延寿30年,从“搭积木”到“种太阳”,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打破了“绿色转型必须推倒重来”的迷思。

  用“立体供能”回应“资源约束如何突破”。作为贵州首家零碳大楼,中核汇能在一栋办公楼内集成风光热储充五大系统,从“能源依赖”到“能量自治”,从风力“垂直发电”到地热“四季调温”,让每度电都有了绿色基因。更可贵的是,企业甘做“亏本生意”的担当,恰恰印证了绿色投资的长期价值:今天的每一分环保投入,都是明天的核心竞争力。

  用“循环生态”解决“转型成本谁来承担”。作为贵州首家“零碳工厂”,天能贵州用绿证交易构建跨区域能源联盟,用废旧电池循环形成园区内协同作战,说明绿色资产终将反哺企业竞争力。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思维,这种从“孤军奋战”到“集团合作”,恰恰印证了低碳不是发展的减法,而是高水平发展的乘法。

  零碳转型的本质,是用系统性思维重构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的关系。贵州的零碳实践不仅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智慧,更揭示了绿色转型的深层逻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4月28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自2024年1月全省9市(州)30个水量监测断面开展水质和水量双向补偿以来,全省水量补偿总金额已达4250万元。

  作为出省断面,铜仁市、黔西南州、黔南州和黔东南州等4个市(州)的10个监测断面因生态流量和断面月总水量保障较好,获得省级财政补偿800万元;其余市(州)相互补偿产生水量补偿资金3450万元。以上补偿资金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各地水资源保护管理。

  2023年12月,贵州真正开始启动《贵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下称《补偿办法》),与以往仅考核水质生态补偿不同,《补偿办法》新增了水量考核达标要求,覆盖全省八大流域和9个市(州),确定水质监测断面25个、水量监测断面30个。

  水量补偿考核指标包括基本生态流量和断面月总水量。前者是确保河湖基本生态所需的最低要求,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后者是维持下游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量,通常高于基本生态流量。

  判断水量补偿时,若断面月总水量或日均最小下泄流量高于水量目标1次,则下游向上游补偿50万元;每低于水量目标1次,则由上游补偿下游50万元,每个断面水量年最高补偿金额原则上为300万元。

  “以前对水量没有要求,许多水电站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大量蓄水发电,因此导致生态流量下放不足,河流出现减水、脱水的情况。新补偿办法施行以来,黔南州生态预警次数较往年下降近六成,基本没再次出现生态流量不足的情况。”

  黔南州水务局水资源水保科副科长陈露表示,让保护者获益,才能提高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以前地方政府对水资源保护的投资特别难看到回报,现在只要上游提供给下游的水质好、水量达标,就能获得补偿。因考核达标,黔南州分别获得省级财政水量补偿200万元、市(州)级水量补偿500万元。

  黔西南州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刘垚同样认为:“因为补偿资金纳入地方财政,我们也希望达标后得到补偿金额,这样我们用于水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也将更充足。”

  上游作为保护者,获得补偿是“赢家”;下游作为补偿者,获得优质丰沛的水资源,同样也是“赢家”。

  省水利厅公布的首次水量补偿核算结果为,30个监测断面总水量的目标考核均达标,其中近70%断面因自身基本生态流量和断面月总水量100%达标而获下游补偿。

  “用手机实时上传现场影像,勘验人员通过线分钟就完成了取水许可审批,太方便了!”近日,黔南州水务局采用智慧“云勘验”完成了古韵(长顺)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水工程现场核验,这是贵州首例取水许可审批“云勘验”。

  智慧“云勘验”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的智慧化踏勘平台,踏勘人员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勘验,实时了解取水口现场情况,掌握取水井位置等基础信息,做到全程留痕,效果等同于现场踏勘,踏勘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快速缩短了审批时长。

  今年3月,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大数据局、省水利厅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开展政务服务“云勘验”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覆盖包含取水许可现场核验在内的78项高频业务,涉及19个行业。

  黔南州水务局作为试点之一,对纳入告知承诺制的取水许可现场核验工作深入探索“云勘验”服务模式,依托贵州省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实时语音+电子材料共享”方式,对企业取水工程、计量设施、节水措施及水资源保护等关键环节进行线上核查。申请人通过手机实时上传现场影像资料,勘验人员通过线上比对数据、确认合规性,较传统现场勘验行政效率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取水工程“云勘验”服务聚焦降成本、提效能、优服务的改革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勘验环节从原需3至5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受理、当日办结”,助力企业早开工、早投产,大幅压缩时间成本,减少人员往返和重复勘验,尤其缓解了偏远乡镇项目勘验难题,高效利用行政资源。

  黔南州取水许可现场核验“云勘验”服务,是“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的全口径信息化服务,为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省水利厅将持续探索智慧“云勘验”平台运用新场景,以数智技术赋能涉水事项审批工作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服务,提升涉水事项政务服务质效。

  近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首次引入生态技术调查官制度,开庭审理了一起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

  据了解,某市环境中心经调查认为,贵州某公司的排污行为对流域生态造成了环境损害,诉至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为更好地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法院聘请贵州大学冶金与材料学院王海峰教授担任本案生态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审理,就被告排污行为有没有造成损害提供专业方面技术意见。庭后,合议庭法官和王海峰教授一起去当地考验查证,并调取了相关数据。

  贵阳市中院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生态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引入,将为环境资源类案件审理提供专业“外脑”支持,提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充分的发挥专家学者在生态环境案件审理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为全方面推进美丽贵州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5月2日,记者从中核汇能贵州公司获悉,4月30日,该公司铜仁松桃长兴200MW农业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

  项目位于松桃自治县长兴堡镇岩土地貌区,地势陡峭、地质复杂,设备运输及施工难度极高。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模块化施工和定制化运输方案,仅用5个月便完成首并、10个月实现全容,刷新了山地光伏建设纪录。

  与此同时,长兴项目作为首批在贵州境内使用异质结组件的新型光伏项目,将以高转化、低衰减、高背面发电增益、可抗风、更低碳的显著优势,使其占用更少的耕地面积,实现最大容量装机及更优的发电性能。

  未来,长兴项目将以年发电量近2.34亿度的目标,满足近2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省标煤7万吨、植树造林超1.2万亩。

  该项目作为中核在黔新能源领域的重要部署,不仅突破复杂山地施工难题,更以年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的生态效益,成为贵州清洁能源转型的又一标杆。

  长兴项目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兼顾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是中核与松桃自治县深化企地合作,与中核坤能等公司加强协同共进,构建“新能源+”的样板工程。

  近日,记者从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获悉,经过改造升级的南明河畔五眼桥休闲广场正式向市民开放,为周边市民带来全新的休闲娱乐与运动健身体验。

  2024年初,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发现五眼桥广场原公厕所在位置堡坎出现多处开裂,经专业部门监测,存在地质安全风险隐患。为此,贵阳市有关部门围绕“为民办实事”原则实施改造工程。

  此次改造重点解决了地基开裂等地质灾害隐患,拆除了老旧公厕,并在广场另一侧开阔、安全地带新建公共厕所,球类运动活动场地则保持不变,还对广场进行了景观美化与绿化提升,平整升级了广场地面,使整个广场面貌焕然一新。

  改造后的五眼桥休闲广场背靠水清岸绿的南明河,与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景观公园相邻,环境优美宜人,区位优势显著。在配套设施方面,篮球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健身步道等一应俱全,且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周边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专业的水环境知识科普教育,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选择。

  此次五眼桥休闲广场的焕新上线,逐步优化了南明河滨水休闲空间,增强了水岸公共活力与吸引力,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贵阳市民又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近日,贵州省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吴洪娥、助理研究员侯秋梅与贵州大学副教授白新祥在黔南州罗甸县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疑似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亮叶月季植株,通过将其特征性状与亮叶月季的模式标本进行比对,确认所发现的植株为亮叶月季。

  侯秋梅介绍,亮叶月季为中国特有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定为极危(CR)等级,是仅次于野外灭绝(EW)的评级。此次在罗甸县的野外调查共发现2株亮叶月季,树龄均在10年以上,亮叶月季特征明显,主要特征与模式标本一致。

  此次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亮叶月季在贵州的分布记录,为亮叶月季的研究、保护、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后期通过对亮叶月季遗传背景、生长习性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可以为蔷薇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历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福建舰模拟放飞试验后,战士们击掌拥抱庆祝:“17年了,孩子都长大了!”转发,致敬!

  女子试用期间与领导产生口角冲突,打算提离职时被领导从身后袭击,“狠狠地来了一巴掌”,警方回应:已立案

  据文女士自述,她进入这家企业后,和公司上级的一名行政方面的女领导朱某在线上发生了口角,她原计划8月4日去公司提离职,当日还没等到她提离职,“我们领导也就是我的上司,从后面袭击我,给我狠狠地来了一巴掌。”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它们主要是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湖北省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的II类地区为防止疫情输入引起本地传播武汉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武汉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帮助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01什么是布雷图指数(BI)?

  西班牙宣布:不买美制F-35了!105亿欧元全砸欧洲货 要与法、德一起造六代机!#西班牙#F35#欧洲#六代机

  #出租车 虽然有万般不舍,但是也要选择离开,这个服务行业了,我是2021年康复后,选择开出租车,每天面临形形的客人,从中去寻找属于自身个人的快乐,从始至终坚持原则,踏踏实实的干,为每一位乘客真诚的服务,因为出租车代表的是城市名片,转眼开夜班快五年,最终身体垮了,帮别人挣了几十个,自己却所剩无几,在这里奉劝各位兄弟姐妹,莫轻易入行,里面的水太深了…

  湖南这家商场不交260块钱连大门都不让你进 #长沙 #山姆超市 #航拍

  律师称亮证女司机或面临拘留罚款,其丈夫作为消防员证件被非法使用,涉嫌违反工作纪律

  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 ,男子的视频假如没有歪曲事实,在公共场所录制争执过程且内容客观真实的,属于合法取证行为。

  △资料图当地时间8月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正与美国方面一起筹备两国元首会晤的具体事宜。乌沙科夫称,将于晚些时候宣布普京与特朗普会晤的具体地点。他表示,设定的目标是下周举行会晤,但筹备工作需要的时间还难以确定。

  肖先生前几天买了3根葫芦瓜,吃到最后一根时“第一口就发现味道不对,有点苦,以为是瓜尾巴,就吞下去了,再咬一口仍是苦的,就没吃了。”

  8月7日,网红歌手那艺娜发长文表示,为了感谢首批观众朋友的支持,宣布全额退还杭州首场票款,作为对首批观众的“感恩回馈”。

  外媒: 中国003电弹航母即将服役! 美网友:中国疯了吧, 两攻用电弹

  按最新消息,央视8月3号报道,这艘舰已确定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海军那边在忙着优化从滑跃到弹射起飞的切换,争取把时间压缩到极致。

上一篇:一旭机电获得机电一体化教育实训设备专利 可进行齿轮联动的练习

下一篇:河北邱县:电商赋能羊肉工业 直播带货助力村庄复兴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