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

时间: 2025-04-27 04:50:02 |   作者: 伺服系统

技术数据

  回首2024年,市委平安办紧扣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省委政法委工作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平安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交出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水平发展的高分答卷。

  宁波市第18次获评省“平安市”,夺得“二星平安金鼎”,10个区(县、市)实现星级“平安金鼎”满堂红;打击治理农村赌博、反走私等31项做法在全国、全省政法条线会议作经验交流;涉外法务集聚区建设等27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最佳实践”或“典型案例”。

  围绕构建全域全时全程全量的“大平安”工作格局,系统谋划推进平安建设组织领导、工作推进、严督实导“3个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和基础联建、问题联治、形势联判、风险联控、平安联宣的“五联”工作机制,按照《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和《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要求,严格执行通报、约谈、暗访、挂牌整治等责任督导机制,促进平安建设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年开展平安约谈3次,发放风险提醒函、工作提示单、督办单等40余份。

  健全完善生产安全、食品药品、道路交互与通行、消防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深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4%、9.3%,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14.5%。重拳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全市刑事案件警情数、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8.4%、17.4%,恶性暴力犯罪保持低位,盗抢骗等侵财类案件年年在下降。深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公安机关综合打击绩效连续4年全省第1。统筹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平安稳定10大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治理等行动,及时稳妥处置一批重大风险隐患。

  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制定实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实施建议》,加快推进《宁波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出台,形成理清底数“一本账”、解纷平台“一站式”、化解路径“一体化”、源头防范“一盘棋”的“四个一”宁波做法。深化“访调诉裁议”五位一体多元解纷协同机制,建成全国首个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全国首个发布《行政决策事项“重大性”判定规范》区域标准。开发全省矛调领域首个垂直大模型“矛调素问”智能应用,助力智能归集、研判、分发、处置矛盾纠纷。全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宁波做法在全省推广。

  推进“大平安”底座12个标识性项目建设,集中整治集卡危化货车、出租房安全治理等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平安建设顽瘴痼疾,明确牵头单位、协同责任,理顺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任务,夯实大平安底座。系统谋划高层建筑消防等4类23个“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平安建设项目,通过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解决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最薄弱处、最堵塞点,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基层平安建设,统筹打造“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27个基层平安系列品牌,关系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慢慢地加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出台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指引,建成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7个、642个,平安村(社区)建设达标率达95.7%,平安小区覆盖率达82.3%。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完善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双排查、双评估、双报告”风险评估机制,提前防范化解各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全年共评估项目1100余个,暂缓实施11个,依法依规保障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平稳落地。充分的发挥市法学会作用,成立涉外法治研究会,护航宁波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水平“走出去”,建立市县两级150人的首席队伍、403人的专家人才库和51个基层服务站点,组织编写重点产业合规指引18项,参与评估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65个,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10余次、法律服务2100余场次,汇聚法学法律工作者智慧力量,护航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忠诚履职、攻坚克难,逐步提升主动塑造、源头治理、系统推进、数字赋能的能力水平,着力锻造“五最”新时代宁波政法铁军,一体推进高水平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十八次获省平安市,确实工作真的到位了,宁波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平安二字,已经尝到了甜头,各级抓平安建设工作有力度有方案有落实,自然幸福城市当之无愧。

上一篇:安徽: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盘棋”

下一篇:信阳市公安局浉河分局:盘活优势资源 进步警务质效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